華中首例!3D打印钛合金“下颌骨”植入74歲老人面部
4月30日,武大8858ccl8利官网口腔颌面頭頸腫瘤外科副主任賈俊教授與團隊曆時一年研究、設計出的3D打印钛合金“下颌骨”成功植入患者面部,患者術後恢複良好,準備今天出院。同時,也标志着華中地區第一例3D打印钛合金“下颌骨”移植手術的成功實施。
鹹甯市通城縣74歲的李老,于2017年在武大8858ccl8利官网檢查出右下牙龈細胞癌,遂接受了右下颌骨部分切除。術後,李老的精神、胃口、睡眠都不錯,但右側的面部塌陷、長期缺牙,無法正常咀嚼,嚴重影響進食,讓其覺得非常不便。一年半後,李老在兒子的陪伴下到武大8858ccl8利官网,希望醫生修複其右下颌骨缺損處。
“高齡的李老雖然身子骨硬朗,若取自體骨移植,對他而言手術創傷較大,後期身體恢複速度也會比青壯年慢。”賈俊教授說道。考慮李老的年紀及身體的耐受度,賈俊教授與病人溝通,看是否嘗試用他的團隊參與的國家重點研發項目---3D打印钛合金,做下颌骨的修複。
近年,國際國内媒體僅報道出幾例3D打印钛合金假體移植手術而已,這其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風險。面對種種的不确定因素,李老和兒子還是商議希望可以修複。“爸爸年紀雖然大了,但是做兒女還是想讓他過好晚年生活,我們也相信國家發達的醫療技術水平。”李老的兒子說。
賈俊教授與團隊曆時近一年研究、設計出的3D打印钛合金“下颌骨”于今年4月22日移植到李老右下颌骨的缺損處,手術僅用了2個小時。該團隊設計人員包括口腔腫瘤外科的醫生、力學分析的專家、軟件分析工程師、3D打印工程師等一起從假體的外形、結構、力學強度等全方面為李老的钛合金“下颌骨”保駕護航。經一周的術後恢複,患者今天拆線出院。
賈俊指出,因為钛合金在人體中的應用已經比較成熟了,這種材料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。經常應用于髋關節的置換、脊椎椎體的置換,包括現在種植牙的種植體也是用的這個材料。如果它在人體中沒有排異的情況下,可以長期保留體内。
賈俊還介紹到,以前的材料例有,骨科裡面的骨水泥、同種異體骨等,這類材料生物相容性較差、塑型效果不佳、力學強度差等特點,達不到我們個性化的需求。現在,我們臨床常用的是取病人的自體骨,這樣勢必會帶來創傷。其次,對于醫生的手術操作要求比較高。再次,手術整體的費用也偏高。
3D打印的钛合金假體為病人帶去了福音,不需要從人的身體内取骨,患者哪裡缺損,需要植什麼骨頭,就可以直接3D打印出钛合金的假體直接替換,手術中極大地減少了患者的一些藥物副作用等痛苦。
對于外科醫生來說,因為不需要做取自體骨手術,整個手術的時間會大大縮短,手術前會有大量時間為病人做比較精準和個性化設計。
術後,病人是否可以恢複正常的功能及術前的外形狀态?“這次我們隻是把老人的下颌骨缺失地方修複,相當于做了第一步,讓他外形上兩邊對稱、支撐,并讓非病變側的牙齒達到正常咬合。後期還要把他的植入钛合金“下颌骨”上安裝假牙,重建正常的咬合功能。”賈俊說。
(文章來源:人民網、長江日報、楚天都市報、中新社、荊楚網、經視直播、武漢新聞綜合廣播、武漢新聞廣播電視台等相關媒體,原文略有删改)
編輯:李賢